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是古人托物寄情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有广泛的影响。铜镜阴面刻有的铭文,具有祝福的寓意,反映了古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今天我们来了解明清时期的“五子登科镜”铭文铜镜。
“五子登科”一词出自《宋史·窦仪传》,典出窦禹钧教子有方的故事。
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人称窦燕山。后周时官太常少卿、右谏议。窦禹钧修身积德,家教严格,他的五个儿子先后都中了进士。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子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子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子窦侃,任起居郎;五子窦僖,位左补阙。当时侍郎冯道赠诗一首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桩一株老, 丹桂五枝芳。”而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北宋的名臣、文学家范仲淹,曾为他撰写《窦谏议阴德碑》。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也告诉世人,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的典故已历千年,吉语在明代也逐渐出现在古籍和艺术品上,“金榜题名”乃是人生一件十分重要、光宗耀祖的大事,将“五子登科”吉语铸在铜镜上,便成为了一个吉祥符号,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