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佛造像经幢
我国的石刻文物门类繁多,内容丰富,经幢类石刻,以当年之姿矗立于此,透发着佛教文化的深邃底蕴。经幢即佛教镌刻经文的石柱,一般建于寺院内及其附近,形制为以须弥座与仰莲形石刻托盘承托幢身,顶部则饰以塔顶的造型,幢身部分刻有经文或寺院兴建和修葺的经过,僧侣们最初是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衰,后改为刻在石柱上,因所刻之文大多是《陀罗尼经》,故称经幢。
经幢的盛衰是随着各个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的。据宗教史记载,经幢是唐代中期伴随佛教密宗传入中国而出现。后经过五代、北宋,随着佛教再中国发展的成熟,经幢也达到了高峰,有盛有衰,到了元代以后,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外教流入中国,经幢建造开始走向比较平和的阶段。
这件辽代的六十二佛造像经幢,于1999年在西管头村征集,经幢石柱高2.05米,直径0.55米, 是佛教经幢中的一段。八个棱面雕刻了62尊佛像。这些佛像远看无异,近看却是造型各异,无一雷同, 白玉般的石质,规整有致的造型和睿智可亲的佛像,呈现出了艺术的灵光。不仅是佛家的圣物也是难得的雕刻艺术珍品,散发着辽代佛教文化的深邃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