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介绍
 
本馆简介
文博资讯
馆务公开
领导成员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组成人员
博物馆章程
博物馆规划
博物馆之友
学术委员会章程
 
;
当前位置: 涿州博物馆 >文博资讯
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瑰宝篇)——《元好问<访楼桑>词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相信大家对这句歌词都很熟悉。当代流行歌曲中出现过这句歌词的有好几首呢。当然,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要数电视剧《神雕侠侣》的主题歌。那首歌文辞典雅,曲调优美,情真意切,如诉如泣。再配上剧中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荡气回肠。这首经典的歌,歌词并非金庸的原创,而是很大程度上化用了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元好问留下的词有377首,他也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遗山词内容不及其诗内容广大,但在金词坛却是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摸鱼儿词牌又名摸鱼子,是元好问驾轻就熟的词牌。他一生中创作的“摸鱼儿词”有很多首。其中以《雁丘词》最为人津津乐道。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另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天空上盘旋一阵,然后突然俯冲下来,撞地而死。另观者不禁啧啧称奇!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他花钱买下了这两只雁,把它们葬在了汾河岸边,垒上石头作为记号,号曰“雁丘”,并作了《摸鱼儿·雁丘词》。


《访楼桑词》碑(拓片)


摸鱼儿 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位大文豪也曾游历过涿州,并留下了作品。这就是原来镶嵌在楼桑庙三义宫影壁上的元好问《访楼桑》词碑。这块碑现在珍藏在涿州博物馆。碑为石质,宽69、高67、厚11厘米,基本呈正方形。碑文楷书,自右向左竖排。文字如下:

访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乌声乐,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宫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右摸鱼子 河东元好问题

岁戊午六月己卯朔涿州路首领官先□□辅李諝立石

安陆马顒书

元好问的《摸鱼子·访楼桑》也许不如《雁丘词》那样有名,但作为咏史词,写得壮怀激烈,用意深沉。评价历史人物多出己意,并不人云亦云。清代赵翼《题遗山诗》有句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词充分体现了元好问沉郁遒劲的艺术风格,显示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同样也被广为传唱。

杨未君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 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河南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
馆情介绍 | 陈列展览 | 文物赏析 | 文史随笔 | 学术研究 | 历史文化 | 涿州故事 |
涿州博物馆版权所有  冀公网安备13068102000317号  冀ICP备15010481号  COPYRIGHT(C)2011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建议最佳浏览分辨率:1440*900
博物馆地址:河北省涿州市华阳西路49号  E-mail:zhuozhouwenwu@sina.com  TEL:0312-39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