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涿郡。
这一时期的涿郡政局动荡,世家贵族逐渐兴起,但是经济十分繁荣,是交通往来的重要城邑。
清晨,宽阔的街面就已遍布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这时,人群中缓缓走来几位年轻的妇人,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只见她们容貌秀丽,梳着坠马髻发式,上着短襦,下着长裙,盈盈细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近午时分,川流不息的人群,拥挤的街道,勾勒出一幅热闹的画面。街市的不远处是一片广阔的河面,河里商船云集,满载货物,到处呈现着一派繁荣的景象。
河的对岸是一排鳞次栉比的房屋,有一户专做陶器的林姓夫妇就居住在这里。夫妻俩育有一个8岁大的儿子,一家三口过着平静而又充实的生活。每天天不亮,林师傅就和陶匠们开始一天的繁忙工作,他们有的推土,有的制陶,还有的烧窑,人们忙的热火朝天。这时一个娇小的身影站在人群中四处张望着,原来他在寻找父亲,突然,他看到了正在专心制作陶器的林师傅,小家伙飞也似的跑了过去,用一双胖嘟嘟的小手环住父亲的脖颈撒娇,林师傅慈爱的说:“小柱听话,找母亲去,父亲在做陶器,不能陪你。”小柱不大高兴的努了努嘴说:“父亲,我也想做陶器,什么时候你才能教我嘛!”父亲会心一笑的说:“等你长大了,自然将制陶工艺教授与你。”小柱听后满心欢喜,但是很快就将父亲捏出来的一只小猪吸引了,“父亲,为什么要做这些小猪小狗还有房舍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小柱问道,父亲停下手中的工作,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向来提倡孝道,这些陶制陪葬品就是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的,为的是让死去的人们仍能过着在世时的生活,有大楼阁住,有动物可以饲养,这就是视死如生的观念。”小柱似懂非懂似的点了点头说:“父亲,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学习制陶方法,让死去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看着儿子稚嫩脸庞上的一双坚毅的眼神,林师傅明白这个儿子与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相似,有朝一日定能成为一位精湛的陶匠。

东汉彩绘鱼纹陶盘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小柱13岁了,甚是机灵可爱。一天夜里,小柱父母商量后决定第二天就教授小柱制陶技术。次日,天没亮父亲就将睡梦中的小柱叫醒领到院子里,小柱睡眼惺忪地问:“父亲,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叫醒我?”父亲郑重地说:“小柱,你长大了父亲决定教你制作陶器,你可愿意?”“愿意!愿意!”小柱听后高兴地又蹦又跳,父亲告诉他:“制陶工序比较复杂,分为七步,第一步是选土;第二步是淘泥;第三步是制坯;第四步是干燥;第五步是修坯;第六步是上色;第七步是焙烧。现在,随我去选土。”父亲一边说着一边将他领到一堆黏土旁告诉他:“陶土是制陶的原料,你来铲一桩土倒入水中和匀,从中淘出精细的泥土。”按照父亲的指示小柱一遍又一遍的认真淘着,终于淘出了精细的泥土,接下来父亲将陶泥放到大转盘上慢慢地转动,小柱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看到这些陶泥在父亲手中乖乖的改变了形状,不一会儿就呈现出一个盘子的轮廓。这时,父亲站起身来让小柱也尝试一下制坯过程,只见小柱按照父亲刚才传授的经验,小心翼翼的用双手和匀陶泥,虽然动作不如父亲那般娴熟,但是多番尝试下小柱终于将陶泥制成了盘子的模样。父亲看着心里十分满意,并让他将陶坯放到架子上阴干。等陶坯阴干后,父亲告诉他:“接下来是修坯,你可要仔细地看,”小柱看着父亲细致的雕琢着这件陶坯,不一会儿陶坯修刻而成,父亲看着这件陶器对小柱说道:“修坯,就是将它修刮平滑,这样做会使陶器显得饱满细腻。”小柱明白地点点头,接着父亲又说:“现在可以上色了,但是一旦涂错,就得重新开始。”说完父亲拿起笔在陶器上描绘着,顿时一条肥美的大鱼显现出来甚是好看,随后父亲将他领到窑口旁指着地上摆放的烧制而成的陶器说:“你看,这些陶器在窑内经受了千度高温的烧炼方可烧制而成,你将它交给烧窑师傅烧制,几天之后这件陶坯就会跟它们一样变成精美的彩绘陶器了,这就是最后一步——焙烧,小柱你可都看明白了?”小柱坚毅地说:“父亲,我现在才领悟到原来制作陶器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看似简单,原来一件陶器是需要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制成,请您放心,您教我的制陶过程孩儿已铭记于心。”父亲十分欣慰地点了点头离开了。
几天后,小柱和父亲来到了窑口,一路上小柱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这时父亲开口说:“小柱,你看这就是你制作的彩绘陶盘,”顺着父亲的手势,小柱看到这件精美的器物,他睁大了双眼又惊又喜地叫道:“父亲那是我做出来的吗?是它吗?”父亲微笑着说:“你可以拿过来看啊!”小柱将它捧在手上仔细地端详着,满脑子都是溢于言表的兴奋劲儿,父亲说:“这件彩绘陶盘质地细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很好看,你要谨记,泥土是有生命的,而泥土制成的陶器同样赋有生命力,要让它鲜活起来,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制陶师傅了。”小柱坚定的回答:“父亲,我一定要做一个成功的制陶工匠,做出更精美的陶器,将制陶手艺传承下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柱已长大成人,他已具备纯熟的制陶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陶匠,被人们称为“一绝师傅”。而那件彩绘陶盘一直被他视作宝物一样珍藏起来,它不仅承载着父亲的殷切期望,也承载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随着时光的流逝,朝代的更替。这件出土于东汉家族墓的彩绘陶盘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它静静地陈列在涿州博物馆这座凝聚了千年文明的觅古之地,每当人们从它面前经过都免不了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人们感叹着,感叹它那鲜明的色彩并未因年久而失色,而那条肥美的大鱼也依然是那样的生动鲜明。
这件东汉彩绘陶盘向世人展示出了东汉后期,涿郡丧葬之风的盛行,制陶业的鼎盛,文化的兴盛以及经济的繁荣。
张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