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涿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不仅出过许多文人诤臣,同时也是一片屡被战火焚烧、被英烈热血浸染的土地。生我养我的拒马河畔的那个小村子,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行政区划中,属平西地区。当时叫“房涞涿”县。小时候,村里孩子们常吟唱一首村里妇孺皆能成诵的、壮怀激烈的诗篇:“英雄非无泪,不洒故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这首诗,刻在村后大庙旁的一块石碑上,在碑下的土冢里,长眠着一位抗日烈士的英魂,他就是晋察冀的著名诗人——陈辉。
少年时的每个清明,学生们都要为陈辉扫墓。那大都是风雨如晦的日子,我们为烈士敷一抹新土,献一束鲜花,然后坐在当年和烈士一起战斗过的老人周围,听他们讲那段悲壮的故事。
《陈辉传记》书影
1940年春,不满20岁的陈辉从晋察冀边区通讯社来到拒马河畔,任县武工队政委、第五区区委书记。当时,故乡的斗争环境极其残酷,已有6个区委书记先后牺牲。陈辉早在17那年就在家乡湖南加入了党组织,1938年奔赴延安,经过几年战火的洗礼,他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战士。在《我的志愿书》中,他写道:“一个战士,把子弹打光了,就把血灌在枪膛里……”在《新的伊甸园记》诗中,他唱着:“我的晋察冀呀,/也许吧!/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我的生命/被敌人撕碎,/然而/我的血肉啊,化作芬芳的花朵,/开在你的路上。”陈辉不仅善于拿笔,更善于拿枪,他和战友们除奸反特、抢麦征粮,炸据点、端炮楼,神出鬼没,越战越勇。县城里的鬼子闻风丧胆,先是扬言要”活捉陈辉“,经过几次交锋惨遭失败后,便贴出告示,悬赏一千块大洋,要买陈辉的人头。
1945年2月8日,两名特务一脚踢开陈辉正在养病的堡垒户家门,枪指着陈辉:“你跑不了啦!”陈辉手一扬,一枪打在特务手上,敌人退了出去。这时,城里的鬼子和伪军近200名把这个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陈辉和通讯员小王坚守在屋里,与敌人枪战了一个多小时,都负了伤,子弹也打光了。敌人扒开屋顶,把点着的秫秸扔进屋里。陈辉把枪砸碎,从容走出屋子。埋伏在门外的特务,拦腰把他抱住。陈辉用力拉响了怀中最后一颗手榴弹……
在乡亲们的心目中,陈辉是个“双手使枪、双手能写梅花篆字的神八路”。老百姓大都不识字,陈辉的诗能背得下来的,只有“英雄非无泪”这首祭诗和陈辉口占的一首旧体诗《涿州双塔》。
陈辉曾说:“我的生命是诗,诗是我的生命。”“我绝不背叛诗。”在晋察冀短短的6年中,他写下了数万行诗句。1958年,作家出版社从戈枫、曼晴等人保存的陈辉诗稿中编选了陈辉诗集《十月的歌》,由田间作序出版。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魏巍主编的《晋察冀诗抄》中都选了十几首陈辉的诗。日本语言学家上尾龙介把《十月的歌》译介到日本,并写下了悼念烈士的诗文。
魏巍在《陈辉传记》(宋俊然著)序中说:“陈辉的诗,使人感到他是一个浑身渗透着忠诚、热情的年轻战士,他的诗流露出一片孩子式的纯真。这些诗,就是今天读起来,艺术性也不低。”确实,陈辉的诗,即使在崇尚诗艺的现在诗人看来,也会生出许多感动。在陈辉的衣服里,总有一个自制的大口袋,里面装着笔、书和诗稿。他的诗,许多是在战斗的间隙或被鬼子逼到地堡中写成的。
陈辉有许多歌颂自然和纯朴爱情的诗,读来更能衬映出当年战争的残酷。陈辉的诗散佚的比保存下来的要多。他写的许多诗传单、街头诗等,都随着战火湮没了。他死后,惨无人道的鬼子将陈辉身上七八个大小厚薄不等的诗文稿本在涿州伪县政府院内展览,宣扬捉了个共产党高级人物,还强令市民参观。那些诗,也没有保存下来。
陈辉的墓是1949年故乡的乡亲们捐资修建的,墓碑和碑文都朴素得令人落泪。许多人都不知道,墓中没有烈士的肢体,只有烈士的头颅!陈辉的心脏停止跳动后,惨无人道的鬼子竟将陈辉的头用铡刀铡下,挂在树上,而把尸体喂了狼狗。在一个风雪之夜,陈辉的战友冒死把烈士的头颅取下来,入土为安……不想烈士生前的许多诗句,竟成诗谶:“也许吧,/我将无言地死在绞架上,/或者被敌人/投进狗场。/……祖国啊,/在敌人的屠刀下,/我不会滴一滴眼泪,/我的生命/给你留下了一首/无比崇高的赞美词。/我高歌,祖国啊,/在埋着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
陈辉诗集《十月的歌》书影
附:陈辉烈士墓简介

陈辉烈士墓位于涿州市三义公墓内。陈辉同志,原名吴盛辉,湖南省常德县黑山尾村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到华北联合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晋察冀边区通讯社当记者,一九四O年调平西涞涿县,先后任县青救会宣传委员、县青救会主任、县武工队政委、区委书记等职。陈辉还是热情的诗人,曾在《晋察冀日报》《群众文化》《诗建设》《鼓》《子弟兵》等抗日根据地报刊上发表过很多诗作。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陈辉诗集《十月的歌》,田间在诗集《引言》中写到:“陈辉是十月革命的孩子”“他的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歌。他年轻的一生,完全投入了战斗,为人民、为祖国、为世界,写下了一首崇高的赞美词。”一九四五年二月八日,陈辉在拒马河畔韩村,由于叛徒告密,遭敌包围,苦战数时,壮烈牺牲。陈辉烈士墓碑为1949年立,碑文记载陈辉烈士生平事迹并录有烈士诗句。碑高2.04米,宽0.63米,厚0.18米;碑首篆刻“永垂不朽”。
杨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