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期我们介绍了乡间小戏诗赋闲,今天为大家分享民间曲艺“十不闲”。
“十不闲”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明末清初之际在北方各省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流传相当普遍,常以民间花会形式出现,是一种广受民众喜爱的说唱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中,十不闲也逐渐发展为说唱型、歌舞型以及戏曲型。
据涿州市三城村老艺人们所说,清代乾隆年间该村已有“十不闲”会,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到涿州城内走会。后来大约在道光年间,该村的“十不闲”会与莲花落融合,开始用“十不闲”演唱小戏,逐渐成为戏曲型“十不闲”。在经历了约三百年的发展后,如今三城村依然传承着这一特色曲种,并于2006年列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不闲”是在木架上系以锣鼓镲,一人居中,其时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槌,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瞪之便响。因其手脚并用,口中唱词,所以谓之“十不闲”,即手脚不什闲。唱词古朴、合辙押韵,且又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据传,当时有一位外乡人来该村的大户赵家做活,每晚住在打粮食的场院里。因该外乡人善唱小戏,即“十不闲”莲花落,夜晚的场院内常常聚集做活的长工、短工及本村村民在此听戏。村民对“十不闲”的小戏非常喜爱,外乡人就在赵家作为长工住了下来,一边做农活,一边教戏。三城村本来就有“十不闲”花会,但只是唱上几段小曲儿而已,而用“十不闲”唱小戏则令村民们耳目一新,所以不久就有不少村民学会,于是村内几家大户商议,成立并扩大三城村“十不闲”戏会,请这位外乡人入会教戏。“十不闲”莲花落的戏剧魅力为三城村“十不闲”注了新的艺术生命,该村的会戏从此越唱越红火,进入发展的兴盛阶段。
“十不闲”小戏在三城村的传承主要是靠村民们世代相传。其形式主要有:一是能者为师,广为传授;二是家族相传,子学父艺;三是邻里互教,竞相入会。这种如子嗣香火般的传承,保障了“十不闲”艺术生命的不断延续。
三城村建于宋代,民风质朴,水源丰沛,物产丰富。盛产花生及梨果,殷实的经济基础为“十不闲”生存提供了重要条件,质朴的民风为“十不闲”的传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