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涿州博物馆 >
《古城记忆》线上展览|横岐调(一)

横岐调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南横岐村的老艺人们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有大清河刘姓兄弟俩逃荒到南横岐村一带,二人以给各家打短工和教唱小曲儿为生,他们所唱的曲调在当地颇受喜爱,在乡首的组织下,使之发展成了一个唱坐腔的班子,每逢年节、农闲或村中遇有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戏班演唱。




后来,随着坐腔班的发展壮大,南横岐村成立了民众组织——“公盛戏会”“公盛戏会”的扶持下,坐腔班经过一段漫长的成长过程后,演出时不仅化妆涂彩,而且按行当角色演唱剧目,终于变成一种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全能的地方小戏。


南横岐村原先有座古庙,第一道山门前有一座平台,戏班经常在此演戏。后来村民们在古庙正南面的空地上,建成了坐南朝北的戏楼。戏班演出时,村里接闺女、请女婿、杀猪宰羊宴请亲戚,三乡五里的村民们来到这里看戏,横岐调从此声名远扬。

横岐调虽是地方剧种,但也具备生旦净末丑各个角色,并且善于演唱以生、净为主的袍带大戏,其中以唱神话戏居多。

神话戏在演出时,由检场的人负责放烟火,扮演精灵鬼怪、鸟兽鱼龙的演员个个头戴面具,在大锣、大钹、大铙的敲击声中,于烟火弥漫的舞台上下翻腾,场面甚是红火。

横岐调剧种的特色是没有剧本,靠口传世代相授,其唱腔复杂,调式多样,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杨门女将、忠烈千秋、赵氏孤儿、摘星楼等。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地方戏曲在清代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涿州在明清之际为畿南首郡,众多戏曲剧种在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中得到孕育与发展。

观看完整视频请扫下方二维码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 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光 南京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河南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
馆情介绍 | 陈列展览 | 文物赏析 | 文史随笔 | 学术研究 | 历史文化 | 涿州故事 |
涿州博物馆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0481号  COPYRIGHT(C)2011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建议最佳浏览分辨率:1440*900
博物馆地址:河北省涿州市华阳西路49号  E-mail:zhuozhouwenwu@sina.com  TEL:0312-39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