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我馆特推出线上展览《涿州督亢农耕文化展》。
本展览通过展示涿州督亢地区出土文物,用五个单元的展览篇幅,阐述涿州督亢农耕文化的渊源与内涵,旨在深入挖掘保护与利用涿州丰厚的历史文化。
涿州东南部的督亢平原,土地膏腴,物产丰富,曾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天然粮仓。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使它名声鹤起;两千多年的农耕文化底蕴,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古至今的富庶,昭示着涿州八景之“督亢秋成”的岁稔年丰。
督亢秋成丰收景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封疆扩土,奋发图强,兴修水利,强国兴兵。燕国治理拒马河,开督亢渠,人工调控,督亢地区阡陌纵横,渠道成网,农桑富庶,成为支撑燕国强盛的农业命脉。
《水经注》之“巨马水”记载:“东南流径逎县北,又东径涿县郦亭楼桑里南,即刘备之旧里也。又东径督亢泽,泽苞方城县。”(文中“东南流”即督亢渠,“又东径督亢泽”,即北高官庄一带)
涿州东南十五里一带,坑塘颇多,且村名源于坑塘,如后塘、前塘、海深塘,三个村名均有塘字。毗邻的北高官庄有十二处坑塘,西何各庄有五六十亩大的坑塘。
明代《涿州志》载:督亢陂在州之东南,《地理志》云其地良沃。秦欲得之,故燕太子丹绘图,荆卿献之因刺秦王。至北魏时卢文伟尝修此陂,民甚赖之。
涿州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