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介绍
 
本馆简介
文博资讯
馆务公开
领导成员
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组成人员
博物馆章程
博物馆规划
博物馆之友
学术委员会章程
 
;
当前位置: 涿州博物馆 >文博资讯
线上展览▏涿州督亢农耕文化展(三)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我馆特推出线上展览《涿州督亢农耕文化展》。

本展览通过展示涿州督亢地区出土文物,用五个单元的展览篇幅,阐述涿州督亢农耕文化的渊源与内涵,旨在深入挖掘保护与利用涿州丰厚的历史文化。

前言:涿州东南部的督亢平原,土地膏腴,物产丰富,曾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天然粮仓。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使它名声鹤起;两千多年的农耕文化底蕴,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古至今的富庶,昭示着涿州八景之“督亢秋成”的岁稔年丰。

督亢

督亢:“泛指膏腴之地。亦借指高地或山脉。”地名,是人类社会针对地理实体用来识别不同地域的标记符号,使人们能够凭借这些名称,寻觅其踪迹的地理座标。督亢地名的起因,应是得于该地的地貌特征或地物特征。

督亢原点——涿州北高官庄大岗子

北高官庄西街之北,有一片高岗之地,即涿州高官庄商代至战国遗址,乡里称其“大岗子”,传说是商朝古城,占地总面积约百亩,此处出土文物甚多。大岗子的“高地”特征和历史蕴含,符合督亢地名释义,故此地是督亢地区的原点。

大岗子的考古发掘

涿州高官庄商代至战国遗址(大岗子)占地30000平方米,台地高1.3米—1.8米,文化层上部距地表0.3米、文化层厚0.6米。1991年河北省文物考古队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夹砂红陶鬲口沿、罐口沿、鼎足、骨簪等,并发现西周竖穴式土坑墓2座。2007年修建廊涿高速公路对遗址北部进行了发掘,代表性遗迹有房址,出土器物有鬲、盆等。

大岗子的出土文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北高官庄村民在大岗子平整土地,出土了战国磨光黑陶壶、陶豆和西周陶壘,并将其向涿州文物部门上交。据传村民平整土地时,还有青铜剑、马镫、青铜爵、绿釉盘、青釉小杯、鱼纹陶罐等出土,但已无存。

大岗子的祭祀文化

大岗子的出土文物大多为礼器。礼器,是古人在举行祭祀、征伐、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大岗子的礼器表达了战国时期督亢先民们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之愿,同时彰显着督亢地区农耕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大岗子周边的文化遗存

大岗子东侧约200米处为高官庄汉墓群,墓群范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约20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表明高官庄汉墓群是大岗子商代至战国的文化延续。

大岗子的传说

高官庄有史以来,从无高官贵胄、名士大儒之记载,村名为何冠以“高官”?据传,该村曾出土一石柱,上刻“范阳之东南高观”,落款年号为“金大定××年”。后改高瞻远瞩之“观”,为高官厚禄之“官”。原有村名高观庄,其义恰与督亢地貌特征契合。

村民传说大岗子之上原为商朝古城,其土质有人工堆砌夯实痕迹。大岗子之南,坡下有大水塘,两者体量基本相同。似为督亢先民在大岗子筑土为台,以作繁衍生息、祭天祈年之地。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 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光 南京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河南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
馆情介绍 | 陈列展览 | 文物赏析 | 文史随笔 | 学术研究 | 历史文化 | 涿州故事 |
涿州博物馆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0481号  COPYRIGHT(C)2011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建议最佳浏览分辨率:1440*900
博物馆地址:河北省涿州市华阳西路49号  E-mail:zhuozhouwenwu@sina.com  TEL:0312-39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