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明孝陵“治隆唐宋”碑的赑屃头也特别的短,好像缩着脖子一样。这通碑是康熙第三次南巡(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拜谒明孝陵的时候立的,碑高3米多(现存3.85米),传为曹雪芹祖父,时任“江南织造”的曹寅所立。
涿州新征集的赑屃和这些赑屃为何要“缩头”呢?推测有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一:补刻石料。推测赑屃头部在雕刻过程中发生损毁,或后期遭到人为损坏,头部发生断裂,不得已石匠紧着剩余后半部分重新补刻成“缩头”状;
原因二:石料不够。由于工匠雕刻过程中前期设计不到位,石料不够只能雕刻成“缩头”状,不过古代碑刻制作属于一项严肃的事情,该推断可能性较小。
原因三:赑屃传说。赑屃因为兴风作浪被大禹制裁,想出负碑的办法使其安生行事。故赑屃从根上就有“踏实稳重、韬光养晦”的意义所在,故赑屃缩头也可表示“莫出头,出头就被抓”的意思。
原因四:特意为之。由于古代朝代更迭频繁,雕刻技师怕战火的损毁和岁月的侵蚀,故把赑屃头部刻意雕刻成缩头形象,这样石碑整体看起来没有凸出部分,更便于保存,雕刻的线条也流畅自然。
原因五:碑刻意义重大。推测可能工匠意在表现赑屃身负沉重的碑刻,而自然缩头,来体现碑刻所记载的当地重大历史事件。
遍布全国各地的赑屃,大多数承载着沉重的石碑,有时甚至背负着巨大的影壁。它的样子,总是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地面,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它身上,体现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韬光养晦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淀的结晶。